再开四件文物“盲盒”!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富商大展上新

产品 2025-08-07 04:35:37 52

图片

嵌绿松石馋嘴纹罍(音同雷)、玉鸟刻刀、蛇形铲、戈形器……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“看·见富商”大展迎来四件文物新“盲盒”。之是以说是“盲盒”,是因为这些文物并不在原来的展出经营中,这也让原来经营展出的338件文物,加多为342件。据悉,其中三件出土于妇好墓,现在储藏于国度博物馆的文物,为出土后初度同框。

图片

走进“看·见富商”大展场地展厅,参不雅者已将新展出的文物层层包围。其中一件嵌绿松石馋嘴纹罍颜值很高,五直口、圆肩、腹部微饱读、下部斜收,器肩部四面中心饰以浮雕式兽首,其中两个中空,不错系带。器腹部四面各以扉棱为轴线,饰馋嘴纹,角部较宽,内卷。策展东谈主高红清先容,这件文物的脾气是器表通体铸槽,内嵌绿松石。铜罍整器工艺纯粹,色调秀雅,在商代青铜器中实属荒僻。

记者得知,殷墟时候的绿松石嵌入工艺存在缜密与鄙俚之别,也有品级高下之分。较高社会品级所使用的器物,其绿松石嵌片不绝更为精制谨慎。但绿松石嵌入这项时期自己并不代表较高的社会品级,概况算作抒发较高社会地位的必选物。高红清说:“这反应了嵌入绿松石青铜器在中商文化之后仍是失去礼器地位,绿松石成为青铜器的覆盖品。”

图片

就在嵌绿松石馋嘴纹铜罍傍边的展柜内,从妇好墓出土的三件文物端庄亮相。

蛇形铲的铲身上端两角内卷、平刃、刻有蛇形纹。铲身中腰两侧略内收。柄部及两角饰菱形纹,转角略圆,直柄,且柄内留有朽木。高红清以为,这件文物应该是在后端插上木棍后使用。

图片

体型工整的玉鸟刻刀似长尾小鸟。刀刃由两面磨成。白色,有黑斑,圆雕。尖喙圆眼,短翅长尾,两腿前屈。双爪间有小孔,可请示,既是袖珍艺术品,又可实用。“这么的刻刀也不错雕琢甲骨文。”高红清说。

而戈形器头端作龙形,日字形眼,独角开辟,唇下垂,短身卷尾,竖看似“冠”。在龙身的下侧有一倒夔,两者机密地合为一体。夔口衔扁平长条形柄,柄的下端较宽,厚钝无刃,上端饰云纹和三角形纹。

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:张群琛 王戬

影相:本报记者 常鸣

微信裁剪:詹一

作家:副中心之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