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元“金项链”0.99元“翡翠挂坠”……电商超廉价商品背后猫腻
原标题:1元“金项链”0.99元“翡翠挂坠”靠谱吗
记者看望电商售卖超廉价商品背后猫腻

“领一个,存给子孙后代享福。”某电商平台上,声称“足金工艺品”“自然翡翠”的商品,以低至1元、0.99元的“白菜价”和“全五星好评返现”“先用后付”等吸引吸引浮滥者,在“礼品畅销榜”上占据方寸之地。
然则,《法治日报》记者近日通过购买、坚硬和多方采访发现,这些超廉价“奢侈”背后,荫藏着一条涉嫌虚伪宣传、玩笔墨游戏、运用失效聚会遁入包袱的灰色产业链。所谓“福利”,实为一些商家尽神思划的骗局。
“足金”掉漆“翡翠”染色
7月1日,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了一款售价3.25元、标注为“足金工艺品”、重32.14克的“百福杯”。收到的商品仅用气泡袋浅薄包装,密封袋内的金色“百福杯”多处掉漆,露馅灰色基底。快递中还附有一张卡片,上头写着“全五星+15字评价+10字追评+晒图3张保藏店铺,截图给客服领取奖励2元”。
随附的坚硬文凭标注“含金量99.9%”并备注“金色”。记者偶然揣测了出具文凭的机构,对方明确暗意“未查询到关连检测纪录”,并强调“正规足金检测需标注检测关节、仪器型号”“32克足金成品不能能3元出售”。
7月3日,记者又购买了一条售价0.39元的磨砂光珠“金手链”。收到的商品无文凭、无返现卡片,名义金色涂层用指甲轻刮即零碎,摩擦后露馅灰色基底。
另一款售价1元、商品页面炫耀销量超3300件的“金项链”,其坚硬文凭仅在“调查论断”处标注“工艺品”,“贵金属检测材质”栏空缺,与商品页面宣传不一致。客服解说称“镀金也算金饰”,当记者问及镀金含量时,对方修起“仅仅讳饰,别太较真”。收到项链后,记者发现项链极轻,约2.3克,吊坠在运载中已被压坏,接口处可见灰色材质。
更离谱的是一款声称“纯金含量99.9%”,售价0.88元的男士适度。其标提神量7.88克,记者得益后发现本色仅1.2克。用打火机加热后,适度赶紧发黑、变形,最终溶解成玄色塑料状物资。
从事珠宝坚硬责任10余年的珠宝玉石质料调查师张女士告诉记者:“足金质地优柔,售价几元连老本王人笼罩不了。从掉漆情况看,梗概率是平凡金属(可能是铁或合金)镀了一层金色漆,所谓的‘坚硬文凭’彰着是伪造的。”
玉石类商品雷同陷坑重重。一款永久占据“礼品畅销榜”第8名、售价0.99元的“自然不菲翡翠挂坠”,商家声称“7天谬误由退货”“全场包邮”“未发货可秒退”,好评率超99%。
然则,记者得益后看到这块“翡翠挂坠”晴朗拘束,毫无通透感。经在天津从事玉石贸易多年的李先生坚硬,实为“合成翡翠,经染色措置,含有机染料要素,永久带领可能导致皮肤过敏”。
“这种合成染色品,老本最多0.2元,无保藏价值,染料中的重金属还可能通过汗液浸透东谈主体,危害健康。”李先生说。
以“镀金”玷辱“足金”
记者看望发现,一些商家运用浮滥者对专科术语的不老到,通过替换字眼、糊涂表述逃避平台审核。
举例,某平台上多款标注“和田”字样、售价1元的饰品(商品页面炫耀累计销量超1800件),在商品先容中,“和田玉”悄然酿成了“和田钰”。客服辩称:“钰是张含韵的深嗜,咱们的居品是‘和旷野区的钰’,不是玉石。”记者购买的“和田钰浅项链”,实为白色树脂材质,名义涂蜡仿玉,小刀一划即露馅灰白基底。
而本色上,珠宝行业明确,“和田玉”是特定玉石品类,“钰”则无材质界说。
玷辱“镀金”与“足金”亦然常见手艺。前述售卖“金项链”的商家在标题中强调“金项链”,笃定页却用小字标注“镀金工艺”;某款“99.9%纯金适度”宣传“足金打造”,坚硬文凭却只称“工艺品”,逃避贵金属材质形色。
“珠宝需明确标注材质纯度,工艺品则无此强制条件。”前述珠宝玉石质料调查师张女士指出,商家用“工艺品”文凭搭配“足金”宣传,是钻法律空子。一朝被投诉,就不错以“文凭已讲明是工艺品”派遣。
聚会失效店铺“变脸”
商家究竟为何推出1元“金项链”、0.99元“翡翠挂坠”等超廉价商品?有何利可图?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当一些浮滥者购买超廉价商品后发现问题试图维权时,通常会发现商品聚会已失效、店铺“旋乾转坤”以至刊出,这恰是其赢利链条上的环节一环。
记者购买的1元“金项链”聚会在得益后第5天失效,原“珠宝”专营店页面变为售卖袜子、垃圾袋的日用百货店,店铺称号、简介全改。揣测平台客服,记者得回的修起是“店铺可能进行了类目鼎新”。而查询历史订单中的商家ID,炫耀该店铺已刊出。
“这是典型的‘引流—换品—关店’套路。”电商从业者林先生浮现,一些商家先用超廉价商品冲销量、刷好评,升迁店铺权重;随后换成高利润日用品,运用蚁合的流量赢利;若投诉过多,则成功刊出店铺,换个身份从头注册。
更掩蔽的是“店铺转让”。某平台卖家告诉记者,一个有3000+销量、98%好评的“珠宝店”可卖2000元,接办后惟有更换商品类目,之前投诉纪录即可被“清空”。
记者点击我方购买过的多个廉价商品聚会,发现其中有3个照旧失效,炫耀店铺照旧关闭,有两个照旧改卖其他商品。
浮滥者的个东谈主信息还可能成为这些商家的“新商品”。记者在廉价“翡翠”店下单后,很快便接到能准确说出记者姓名、地址、订单号的“客服”电话,以“质料问题退款抵偿200元”为由索求银行卡卡号和考证码。当记者条件通过平台退款时,对方立即挂断。商月旦价区中,多位浮滥者留言称下单后收到雷同糊弄电话,个东谈主信息疑遭透露。
此外,商家联结的“好评返现”,中枢办法是制造“好评假象”。“一张好评截图能让商品在平台推选位停留更久,吸引更多东谈主下单。”资深电商从业者吴先生谈破其中巧妙。
多名业内东谈主士告诉记者,从虚伪宣传、簸弄笔墨游戏,到聚会失效、店铺“变脸”,超廉价商品灰色产业链丝丝入扣。所谓的“1元买金项链”“0.99元抢翡翠挂坠”,不外是披着“福利”外套的骗局。浮滥者需警惕廉价吸引,留神财物亏本与信息透露。
漫画/高岳
更多热门速报、泰斗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作家:韩丹东